作者:重慶消防 日期:2016/4/5 11:55:11
住宅發(fā)生火災時,當事者應盡可能采取撲救措施,如切斷電源,關煤氣閥門,將火源周圍的可燃物移開,設法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(qū),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及其周圍的地方。如果無力滅火,就應豆即撥打,119,火警電話。報警時,一定要說清起火地點、火勢大小、燃燒物是什么,是樓房還是平房著火、有無被困人員,同時要講清自己的姓名、電話,并派人到最近的路口接應消防車。
當火勢很大、人員被包圍時,要設法呼救。人要盡量臥在地面呼救,這樣聲音容易傳出去。可以扔出枕頭、坐墊等物,或向戶外揮動毛巾、敲擊暖氣管道、用手電筒光柱等呼救。人躲進尚未著火的房間等待救助時,應設法用濕布堵實著火房間的門窗縫,以延緩火勢的蔓延。人員可將手巾浸濕,疊成多層做防護口置,以降溫、過濾煙塵和毒氣。如果找不到手巾,也可暫用衣袖護住口鼻。
此時,如果是在平房或一層樓內,人員可把頭淋濕,或用淋濕的被毯或織物裹身低姿沖出去。如果家住二三樓,煙霧很濃、出路被堵,可以從陽臺、窗戶盡量減少高度跳下,或者撕床單等物結繩跳下,或用一頭加重的長桿、長板從陽臺上抱桿跳下。四樓以上人員千萬不能跳樓,應設法轉移到安全些的房間,關閉門窗,用濕布、棉墊等堵住進煙孔i},用水把內四壁門窗澆濕降溫,到陽臺大聲呼救,等待救援。常用的滅火方法:
1.隔絕空氣法。
使燃燒物隔絕空氣,因缺氧而熄滅。如家庭炒菜時,油鍋內的油起火,蓋上鍋蓋,就可使火熄滅,電器、煤氣著火都可用毛毯、棉被覆蓋滅火。使用二氧化碳滅火應用的也是這個道理。二氧化碳比空氣重,本身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,可覆蓋在可燃物上隔絕空氣,使火熄滅。因此,對于赤磷、硫磺、電石、鎂粉等易燃物的燃燒,常用干粉、干沙、干土滅火。
2.冷卻降溫法。
用水、干冰等直接噴撒在燃燒物上,水、干冰氣化吸收熱量降溫,且形成水氣、二氧化碳隔絕空氣。水是很好的滅火劑,但對于某些物品的失火則不能用水撲救,如金屬鈉、鉀、鈣、碳化鈣等遇水會發(fā)生反應,產(chǎn)生氫氣和熱量,引起劇烈燃燒或爆炸。輕于水的油類等物質著火,用水撲救會擴大燃燒范圍。高壓電器設備未斷電時,若用水撲救,可能弓}起導電。其他如紙制品倉庫、精密儀器、高溫生產(chǎn)裝置失火都不宜用水撲救。儲備有濃硫酸、濃硝酸等物品的倉庫失火也不宜用水撲救。
3.可燃物隔離法。
把燃燒火源與周圍可燃物分離開來。如森林滅火,常常開辟隔離帶,使火勢不再蔓延而得以控制,把失火處附近的液化氣罐和其他可燃物移開;或把不大不重的著火物移至空曠處等,都是有效的辦法。